今天在中央電視台看到介紹台灣美食
介紹這幾位大廚
先列於此 待日後查
湘菜 彭長貴
江浙菜 林義夫
台灣菜 阿明 李日明
黃守正
2008/02/10
2008/02/06
誤打誤撞而成就出的中國美味
美麗的錯誤 成就意外美食
【世界日報╱本報綜合報導】
過年了,中國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各種美食,有些美食,最初是因為一些意外才告誕生的。新京報報導,吃喝史上也有不少意外巧合:漢朝淮南王劉安在煉丹的過程中,以黃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與石膏相遇,成為了豆腐,這算是無心插柳;清朝進京趕考的秀才王致和,賣豆腐為生,賣不了的豆腐發了毛,卻成就另一種美味:臭豆腐,這算是意外之食。
臭鱖魚 譗變質豃魚藏美味
新京報報導,二百多年前,沿江貴池一帶,魚販用木桶將鱖魚裝運到歙縣,為防止日久變質,販子給魚抹上一層食鹽,誰知抵達歙縣,鱖魚已經發出怪味,他們捨不得扔掉,洗凈後自己燒著吃,竟是無比的美味,於是,大家都來仿照燒製臭鱖魚吃。
臭鱖魚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地道的原始的臭鱖魚做法:將新鮮的鱖魚用淡鹽水腌浸六、七天,魚體便發出微微的臭味,但魚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就成了臭鱖魚。還有一種現代版的臭鱖魚,味道稍微清淡一些,無非是腌漬的時間短一些,但是臭鱖魚的精髓還在。
第一次吃臭鱖魚,會稍微有些排斥,因為聞上去,的確有些異味,可是細細咀嚼,越來越香,餘味悠長,並非一般鮮魚能比。
冰燒三層肉 燒糊肉變身
這道菜是北京利苑酒家的招牌菜,據說源於廚師的失誤,一次廚師在做燒烤的時候,和同伴聊天,一時忘記鍋裏的肉,不小心糊了,於是他用冰塊冷卻,錯上加錯,死馬當活馬醫,成就這道舉世無雙的冰燒三層肉。
所謂三層肉,是指上邊是焦脆的肉皮,中間一層薄薄的肥肉,下邊的瘦肉很嫩,蘸點黃芥末,香而不膩。
這道冰燒三層肉所用的木炭乃是日本料理中專門烤鰻魚的專業木炭,烤出來的味道更加均勻,平衡。肉皮很脆,一口咬下去,餘味還沒有散盡,牙齒已經碰到中間那層嫩的肥肉,絲毫不膩,只是覺得很香,牙齒再往下,則又是些筋道的瘦肉。所謂三層肉,亦是三重天。
【2008/02/05 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本報綜合報導】
過年了,中國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各種美食,有些美食,最初是因為一些意外才告誕生的。新京報報導,吃喝史上也有不少意外巧合:漢朝淮南王劉安在煉丹的過程中,以黃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與石膏相遇,成為了豆腐,這算是無心插柳;清朝進京趕考的秀才王致和,賣豆腐為生,賣不了的豆腐發了毛,卻成就另一種美味:臭豆腐,這算是意外之食。
臭鱖魚 譗變質豃魚藏美味
新京報報導,二百多年前,沿江貴池一帶,魚販用木桶將鱖魚裝運到歙縣,為防止日久變質,販子給魚抹上一層食鹽,誰知抵達歙縣,鱖魚已經發出怪味,他們捨不得扔掉,洗凈後自己燒著吃,竟是無比的美味,於是,大家都來仿照燒製臭鱖魚吃。
臭鱖魚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地道的原始的臭鱖魚做法:將新鮮的鱖魚用淡鹽水腌浸六、七天,魚體便發出微微的臭味,但魚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就成了臭鱖魚。還有一種現代版的臭鱖魚,味道稍微清淡一些,無非是腌漬的時間短一些,但是臭鱖魚的精髓還在。
第一次吃臭鱖魚,會稍微有些排斥,因為聞上去,的確有些異味,可是細細咀嚼,越來越香,餘味悠長,並非一般鮮魚能比。
冰燒三層肉 燒糊肉變身
這道菜是北京利苑酒家的招牌菜,據說源於廚師的失誤,一次廚師在做燒烤的時候,和同伴聊天,一時忘記鍋裏的肉,不小心糊了,於是他用冰塊冷卻,錯上加錯,死馬當活馬醫,成就這道舉世無雙的冰燒三層肉。
所謂三層肉,是指上邊是焦脆的肉皮,中間一層薄薄的肥肉,下邊的瘦肉很嫩,蘸點黃芥末,香而不膩。
這道冰燒三層肉所用的木炭乃是日本料理中專門烤鰻魚的專業木炭,烤出來的味道更加均勻,平衡。肉皮很脆,一口咬下去,餘味還沒有散盡,牙齒已經碰到中間那層嫩的肥肉,絲毫不膩,只是覺得很香,牙齒再往下,則又是些筋道的瘦肉。所謂三層肉,亦是三重天。
【2008/02/05 世界日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