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3

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烹調食物

【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10.03.03 07:37 pm





我們都把烹調看成理所當然,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人類沒有學會烹調食物,那我們不僅將貌似猩猩,並且也將如牠們般,每天必須花費絕大多數時間咀嚼食物。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今天報導,如果未經烹調,平均每人每天必須吃下5公斤生食,才能獲得生存所須的足夠卡路里。而這每天如小山般的水果和蔬菜,代表每天6小時的咀嚼馬拉松。



目前學界通說認為,我們的祖先在食譜中加入肉類,結果讓他們的大腦變大,人也更聰明。



作為一種更集中的能源形式,肉類不僅讓我們的祖先有更大的大腦,也將他們由幾乎必須將所有時間花費在採集食物,以維持能源水準的生理需要中解放出來。人類的社會結構也因此得以有更多的發展時間。



哈佛教授倫漢(Richard Wrangham)並認為,事實還不僅如此。



他認為,人類族群之所以有如此劇烈的演化,除了食物內容的改變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處理食物的方式。



倫漢說,「在生命的歷史上,烹調造成食物品質最大的提升。」



他表示,人類的祖先很可能是不小心把食物掉在火中,結果發現非常美味,並從而把人類帶往全新的方向。



為了解人類身體結構如何以及何時改變,我們必須更仔細研究化石紀錄,以掌握祖先們的食譜。



人類最早的祖先是「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s)。牠們有扁平的牙齒與內含巨大腸道的肥胖腹部,以便咀嚼及消化堅韌的植物食材。但南方古猿仍率先走出森林進入非洲大草原,並開始享用在此食草的動物。而這種棲地、生活型態與食譜的改變,更促成牠們生理結構的重大變化。



食肉行為與演化的改變同時在約230萬年前出現,並導致面貌更近於人類、有較尖銳牙齒及腦部增大約30%的祖先出現,名叫「能人」(Homo habilis)。但最重大的變化發生在約180萬年前人類真正的祖先「直立人」(Homo erectus)出現時。



直立人有更大的頭腦、較小的下顎及牙齒,體型也更接近我們,手部變短、腿部變長,用來處理植物的巨大消化道也消失了,代表牠們不但能直立行走,甚至還能跑。



牠變得更聰明更快速,且根據倫漢教授,也學會烹調食物。



倫漢說,「烹調讓我們的消化道變小。一旦食物經過烹調,我們就不需要大消化道了。就能源消耗而言,它們(消化道)非常昂貴。生來消化道較小的人能儲存更多能源,生育更多後代,並存活得更好。」



利物浦(Liverpool)「約翰摩爾斯大學」(John Moores University)的惠勒(Peter Wheeler)教授和他的同事艾洛(Leslie Aiello)認為,就是因為消化系統的變化,才讓我們的大腦變大。



烹調能破解食物的分子,代表我們的胃不必再如此辛苦工作,並可釋出更多身體其他部位所需的養分。



惠勒說,被釋出的能源被用在增大大腦。而消化道變小與大腦變大同步進行。



惠勒與艾洛並有驚人的發現,我們消化道的縮減與大腦的增加有相同比例─20%。



「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的塞科(Stephtn Secor)教授則發現,烹調過的食物不但能釋出更多能量,我們的身體分解它們時所使用的能源也較少。



烹調事實上是一種預先消化,過程中將我們體內的能源由消化道轉用在大腦上。



在這些科學家們的看法中,作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人類同時也是唯一會烹調食物的,而這絕非偶然。



【2010/03/03 中央社】@

2010/01/11

「口感學」還是「飲食學」?

‧尚-皮耶.普蘭 2010/01/11

我們可以讀到,二00三年八月的紐約時報上,一位行家曾撰文批評:「事實上,法國已經二十年沒有變革了。一九七0年代時,『新料理』(La Nouvelle Cuisine)改變了整個世界。」


【前言】

本書作者有兩位:

尚-皮耶.普蘭(Jean-Pierre Poulain)曾任圖魯斯飯店管理學院資深教師(l'École hôtelière de Toulouse, professeur agrégé « chef de travaux »),巴黎第七大學社會學博士,博士論文為〈料理方式與用餐禮儀的人類社會學〉(l’anthroposociologie de la cuisine et des maniere de table),現任圖魯斯大學(Université de Toulouse II Le Mirail)副教授兼觀光餐飲業研究中心CETIA主任。

艾德蒙.納寧克(Edmond Neirinck)曾任餐飲學院教師、資深教師,現任職於法國師範學院(I.U.F.M.),培育飯店管理學院的師資。是法國料理榮譽學會會員(Académie Culinaire),並且歷任多間廚藝學院的評鑑委員。



「口感學」還是「飲食學」?



我們可以讀到,二00三年八月的紐約時報上,一位行家曾撰文批評:「事實上,法國已經二十年沒有變革了。一九七0年代時,『新料理』(La Nouvelle Cuisine)改變了整個世界。繼承這些大廚的第二代廚師,強化了這個經驗並且維持住法國的優越地位,但是法國料理因為滿於現狀而已經長達十年沒有創新。」結果是:從今以後巴黎不再是美食界的首都,而被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取而代之。巴塞隆納的崛起則是靠著「料理實驗會」(La CuisineExperimentale)的精神領袖:費朗‧阿德里亞(Ferran Adria)。



我們是否應嚴肅看待這件事呢?法國美食是否即將走下坡呢?



世界各地新崛起的這一代廚師,是被八0年代的「新料理」所薰陶長大的。過去的料理界中央集權化而凌駕在地方飲食文化上,為料理界提供了「去殖民化」的背景,這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儘管法國高級料理界的民族優越感已經稍微減低,但也只有平庸的廚師會抱持這種態度,真正了不起的大主廚則不在意;因為一個有天分的廚師並不會使其他的廚師有什麼損失。因此,我們非常歡迎費朗‧阿德里亞(西籍)、朱安‧馬里‧阿札克(Juan Mari Arzak,西籍)、湯瑪士‧凱勒(Thomas Keller,美籍,「法式洗衣房」餐廳主廚)、赫斯頓‧布拉蒙托(Heston Blumenthal,英籍,「肥鴨」餐廳主廚)……等諸位先生。



然而,第二次美伊戰爭背景下由美國暗中引導仇法運動,為料理界帶來一場考驗。這場爭奪飲食界領導權的考驗背後有個相當關鍵的問題,即:這是否就是法國料理失去創造力的危機?



爭端來自於主廚嗎?



把鏡頭拉回到過去。二00三年春天,伊拉克戰爭一觸即發;而法國,這個「舊歐洲」的女兒,對這場狂熱持保留態度。這一次,這個眾人意見和乳酪的種類一樣多、被某些人說是「難以統治」的國家,卻驚人地意見一致。作為唯一的聲音,法國與大家疏遠了。如何讓她的朋友們理解呢?由於這個意見不和,造成大西洋對岸出現一股排法情緒,而飲食和美食成為這個行動中最被猛烈攻擊的標靶。剛開始的一些摩擦中,人們將(法式)薯條(frenchfries)重新命名為自由薯條(freedom fries)。過分的是,有些法國葡萄酒就在電視鏡頭前面被倒入水溝。海關的服務態度變得相當吹毛求疪,將鵝肝醬和乳酪放在準直儀(collimateur)下檢驗。



接下來的行動規模更猛烈。法國在美食和葡萄酒兩大主題上的領導地位都遭受攻擊。幾回瞄準開砲之後,就像《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 )所宣告的:「在葡萄酒和美食上,西班牙變成歐洲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國家。」第一波長程飛彈轟炸由《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的亞瑟‧路寶(Arthur Lubow)發射,那天是二00三年八月八日,他作出不得上訴的審判:「當法國料理還在沉睡時,西班牙料理已經振翅起飛。」這句修辭簡單扼要:自從「新料理」問世以來,法國的太陽底下就不再有新鮮事了。創造力的火車頭現在已經穿到庇里牛斯山的另一邊,到達布拉瓦海岸(Costa Brava,又稱崎嶇海岸),更精確地說是到達鄰近卡達格鎮(Cadaques)的一個小漁村。這裡,一位被奉為歐洲新美食先驅者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才華洋溢的「鬥牛犬餐廳」(El Bulli)主廚──費朗‧阿德里亞。這則新聞抱著繪畫創造力與料理創造力是同一類的看法,認為阿德里亞就是畢卡索,在巧妙詮釋法國高級料理之後,又解構了加泰隆尼亞地方料理,挾著我們當今認為非常傑出的一項發明而登上料理藝術的最高境界──這道發明就是:「芹菜氣泡」(l’air de celeri),而我們法文傾向翻譯為「芹菜『浮沫』」(ecume de celeri)。這個發明使許多技術都相形失色,也徹底摧毀了「飲食」這個概念。



第二波炮轟來自拉芒什海峽(Outre-Manche,也就是英吉利海峽)對岸,二00四年四月二十日。英國專業雜誌《餐廳》(Restaurant Magazine )決定真正徹底評鑑出「全球最佳餐廳」。裁決公布下來,「優勝者是⋯⋯法式洗衣房(French Laundry)」,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由湯瑪士‧凱勒主廚領導的餐廳;而勝出的優點在於擅長「混合各種食材,並且每個細節都全神貫注仔細雕琢。」我們欣賞這樣精確的分析……。而全球評鑑第二名餐廳、也就是歐洲第一名餐廳,是一家位於泰晤士河畔布雷村(Bray on Thames)的英國餐廳「肥鴨」(Fat Duck),它的主廚赫斯頓‧布拉蒙托據說被稱為「化學分子飲食學專家」而十分有名。第三名的位子頒給阿德里亞。而第四名,也是法國人中的第一名──評審並沒有冒著任何危險頒給別人──正是何布尚(Joel Robuchon)和他的新餐廳:「工作坊」(L’Atelier)。緊接其後的是皮耶‧加尼葉(PierreGagnaire)、米歇‧柏哈,以及艾倫‧杜卡斯和他所在的摩納哥「路易十五」餐廳。難道沒有一家紐約的餐廳嗎?那些毒舌派,在這次示威活動中看見了「新歐洲」將顯然不大明白「現代性」的「舊歐洲」踢了一腳,畢竟這可不是一個普通商業學院二年級學生交的「行銷方法」課堂報告。



不甘示弱的則反唇相譏,質疑這本專業雜誌的可靠性,嘲諷它的天分只足夠寫一篇關於「冷凍食品」的報導;或一篇熱情的介紹,內容是關於倫敦本地餐廳為了創作最新菜色而引進的新機械,並且鉅細靡遺地描述這台由芝加哥知名器材廠製造的氣動脈衝爐(four a air pulse)。而那些心情沮喪的,和我母親所謂的「壞脾氣」(pisse-vinaigre),則打聽評審的成員是誰、評鑑的過程,以及評審的國籍等等……。他們發現獲選的快樂榜單裡,英國餐廳最少占了十三家。如果我們總是在英國的高級餐廳用餐,然後發表百分之三十的全球最佳餐廳在這裡……我們的大不列顛記者們會不會是得了大頭症呢?



如果仔細檢查這份榜單,我們很高興能看到幾家名符其實的澳洲餐廳,但有點驚訝的是,只有兩家義大利餐廳名列其中。對於一個曾經領導「慢食」(Slow Food)這場仔細品味食物的運動、抗拒飲食現代化的國度而言並不公允,是這份引起爭議的榜單最令人失望之處。只有一位德國主廚金榜題名(這毋庸置疑是舊歐洲……),也完全沒有任何一位瑞士人上榜,難道弗瑞迪‧吉哈德(Fredy Girardet)沒有創辦料理學院嗎?同樣,也沒有任何魁北克人上榜。



親愛的《餐廳》雜誌朋友們,您太習慣盎格魯-撒克遜的世界了!。雖然頒獎給分別位於香港、印度、杜拜三家講究美食的國際豪華飯店,是非常好的想法,因為這些飯店總是得不到公正的評鑑。但又為什麼不選擇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或甚至泰國這些擁有更高級豪華飯店的國家呢?



這份夢幻榜單中更奇怪的「英國式」觀點,是缺乏日本餐廳……。我所謂的日本餐廳,當然不是指供應「懷石料理」這種日本傳統料理的餐廳,而是指那些從學徒時代就開始多方學習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和法國料理的主廚們,以及他們之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天分的「無國籍料理」(fusion food)。快點吧!評審先生們,快跑到希思羅機場(Heathrow,英國最大機場),你們有必要到亞洲稍事旅行一下。



拋開那些冷嘲熱諷吧!有道是,若不是有火,哪裡會冒出焦味。真正的問題並不是這次批判有多嚴重;而在於它完全沒有引起任何法國美食評論界的正式回應,這實在令料理界這個美食評論界的夥伴感到不安。因此當前法國與美國爭奪世界飲食領導地位的背後,也暴露出法國飲食在美食評鑑和創作料理上的雙重危機。



(本文轉載自尚-皮耶.普蘭、艾德蒙.納寧克新書《法國料理的祕密》,林惠敏、林思妤譯,如果出版)

法國名廚侯布匈 差點當修士

法國名廚侯布匈 差點當修士

【聯合報╱記者吳雨潔/專訪】 2010.01.08 03:21 am

 

BELLAVITA法國餐廳名廚Joel Robuchon再度來台,除了展現米其林星級廚藝,舉手投足間更自然流露出大師風範。
記者曾吉松/攝影
擁有「二十世紀第一名廚」美譽的法國名廚侯布匈(Joel Robuchon),去年才將餐飲事業版圖擴展至台北,成立「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擁有二十五顆米其林星星的他,被視為法國美食指標,只要他在有米其林評鑑的城市開餐廳,星星就「自動」降臨,已為台北帶來一股米其林風潮。


侯布匈生長於法國中南部的教會家庭,從小在修道院讀書,原來想成為修士為神工作。在修道院時首次接觸到廚房,當時十五歲的他,發現「原來料理這麼有趣」,動了轉行念頭。後來父母離婚,家裡無法負擔學費,他就遂了心願改到餐廳工作。




在餐廳當學徒時,他對廚藝事業並沒有特別野心。侯布匈回憶二十出頭的歲月,當時許多學生熱中社會運動,他也想搞社運、企圖改變社會,還一度對廚師工作倦怠。「年輕想玩,總會不想工作。」他笑著說,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低潮。

幸好法國社會很重視飲食,周遭又有不少廚師積極參加廚藝競賽,「看到朋友對廚藝的熱情,也激發自己動力。」於是參加比賽,開始拿到第一張證書,及許多第一名,並獲法國工藝界最高榮耀的「最佳工藝獎(MOF)」。

三十六歲的他是「Jamin」餐廳主廚,開店次年即獲米其林一星榮銜,隔年升二星,一年一顆星、三年三顆星的紀錄改寫八十多年的米其林星史,以最短時間摘下三星殊榮。

被封為「米其林摘星殺手」,其實侯布匈尚未成為三星主廚前,已經得獎無數。躊躇滿志的他說,「從小不管做什麼都是第一名,這或許是最大的缺點。」因為「一直都是這樣,我已經習慣了。」

五十歲時,他覺得三星主廚壓力太大,可能會死於心臟病,決定急流勇退。當時法國電視台找他主持料理節目介紹美食,本來想是玩票,只打算做六個月,沒想到太受歡迎,竟連續播了十二年,成了享譽歐美的「法國阿基師」。

復出,是因為四個徒弟想開餐廳卻沒有銀行願意借貸,只好請師父侯布匈重出江湖擔任餐飲顧問。二○○三年,他在巴黎新開一家具日本壽司吧概念的「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與台北店形式相同),隨後餐廳版圖不停擴張,「本來只想開一家,現在不清楚有多少家了。」去年米其林評鑑,侯布匈在世界各餐廳獲得的星星總數達二十五顆,無人能出其右。

對未來,侯布匈還有很多想法,但不知有沒有心力與體力完成。他透露上周才決定再度主廚美食節目,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觀眾做菜,將法國料理的精髓傳遞給所有美食愛好者。

墨西哥人過生活 化簡為繁

墨西哥人過生活 化簡為繁

‧國際商情雙周刊 2010/01/07 
 墨西哥人有著「化簡為繁」的本事,手機撥號複雜到讓人摸不著頭緒,國民美食-調味醬更是變化萬千,展現其「多層次」的民族性格。 


【撰文/林靖頤】

墨西哥人有著「化簡為繁」的本事,手機撥號複雜到讓人摸不著頭緒,國民美食-調味醬更是變化萬千,展現其「多層次」的民族性格。


說到墨西哥人具有天生「化簡為繁」的本事,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墨國行動電話的撥號方式。


撥手機號碼 各州有別


不僅自墨國境內固線電話撥打同一州申請之TELCEL電話公司行動電話時,應撥044+區域碼+8位數手機號碼,與撥打外州申請之行動電話先撥045+區域碼有別,使得撥打手機時須先知道對方手機是否在外州申請。


另外,自海外撥打墨國Telcel手機,尚須記得省略044,並在國碼52之後無端加上「1」再加區域碼。以上種種不同的撥號方式,皆使國外人士覺得非常複雜,且難懂難記,而難以適應。至於墨國另一Nextel電話公司,撥號方式亦有不同規定,則更不在話下。


墨蕾調味醬 獨步全球


另外一個「化簡為繁」的鮮明例子則是飲食。筆者旅墨多年,發現墨西哥人天生喜歡將很多不同口味的調味料混在一起料理或沾用,此又以墨蕾(Mole)調味醬最具代表性,其風味多層複雜,難稱佳餚,但與該國複雜且習慣「化簡為繁」的民族性,倒是頗能兩相匹配;不過,外國人卻未必全都喜歡。若台商偶赴墨西哥從事商務活動,則可以一試。


墨西哥人人皆自認墨西哥菜為獨步全球之美食,而談到墨西哥菜,墨西哥人一定會自豪地推薦墨國獨創,而亞洲沒有的調味醬--墨蕾(Mole)。


最著名的墨蕾(Mole)調味醬原產在墨國Oaxaca州,但也由於墨蕾(Mole)調味醬普遍為墨西哥人所喜愛,因此,墨國各城市也都能找到供應墨蕾(Mole)相關料理的餐廳。近年來墨蕾(Mole)知名度遠播,歐美人也不乏將之列為烹飪材料。


墨蕾(Mole)總是搭配雞肉或牛肉等主菜一起上桌,又區分為黑、紅、綠、黃等多種顏色,味道不同各有千秋;其中黑墨蕾(Mole Negro)對筆者等日常鮮少食用黑色調味醬的亞洲人而言,最具新鮮感。黑墨蕾係滲入巧克力、辣椒、各種果仁、其他香料與玉米粉等混合攪拌而成,顏色偏黑,味道則苦中稍帶甘辣,與雞肉或牛肉混合調煮或沾用,隱約仍可嚐出巧克力的味道。台商在墨國作客時,不妨自行體驗一下這種複雜口味的墨國民族特色醬料。


國民調味品 墨西哥醬


而墨西哥最為普遍的調味醬當屬墨西哥醬(Salsa de Mexico),凡吃玉米餅或各式主菜,甚至湯品,都可以要求餐廳免費提供,將其當作加料混合搭配食用。


墨西哥醬(Salsa de Mexico)由紅(番茄)、白(洋蔥)、綠(青辣椒)三種顏色所構成,正好是墨國國旗的三種顏色,故美其名以「墨西哥醬」稱之。


鹹酸味啤酒 時尚飲品


此外,墨西哥人進食時最愛添加的佐料,除辣椒外,則非檸檬莫屬。不但日常烹煮主菜、熱湯時,要加檸檬汁提味;喝啤酒時,亦喜在杯口沾著鹽巴,並混合檸檬汁一起飲用,口味兼具複雜的鹹酸甜感覺,是味蕾的一大考驗,也是墨西哥人飲食另外一個「化簡為繁」的例子。


這種啤酒加鹽巴加檸檬汁混合的時尚飲料,墨西哥人稱之為Michelada;而搭配Michelada使用的啤酒,則可以向侍者自行點選,不同品牌的啤酒,風味亦各有千秋。台商初到墨國淺嘗之餘,如合乎口味的話,每餐還可輪流變換品牌嘗試之。


一品苑不能住 業者:恐爆百億糾紛
 放大照片 更新日期:2010/01/07 16:44

風波不斷的元大一品苑,已經接近完工階段,今天工人照常施工,只是未來蓋好,市府不發給使用執照,上億毫宅也只能看得到住不到,房屋仲介說,一品苑每戶都超過一億元,購買者又多是社會名流,像是扁嫂吳淑珍、周杰倫等,如果最後不能依約交屋,可能將爆發上百億元的購屋糾紛,可說史無前例。

從一品苑的高點往下看,馬總統住的中興寓所無所遁形,裡面的一舉一動都看得很清楚,萬一有殺手想在這裡狙擊馬總統不會太困難,也就是從周刊披露這個維安漏洞,元大建設的一品苑才開始成為焦點,之後包括扁家洗錢案、前第一夫人吳淑珍買一品苑等等事件,都扯到這個博愛特區的豪宅,而現在的停車獎勵爭議,台北市政府暫停不核發使用執照,這樣的狀況連不動產業者都說沒看過。


不但房價會跌,不動產業者說,如果北市府要向元大追討當初獎勵的土地現值五億,事情會更複雜,因為這些土地都已經均分賣給住戶了,那錢要怎麼算?事實上一品苑總共有55戶,每坪至少120萬以上,這裡的住戶非富即貴,而且都上億購屋,像是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就買了兩戶,還有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也有一戶,小天王周杰倫外傳買了兩戶,就連前檢查司長陳文琪也有一戶,現在使用執照緩發,交屋恐怕就要延期,住戶權益,市府要委託消保官處理,只是如果最後走到不發給使用執照,勢必會爆發上百億的購屋糾紛,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頭。

咖啡或茶可以延緩糖尿病

更新日期:2009/12/16 00:15

【24drs.com】Dec. 14, 2009 -- 一個人每天喝的每杯咖啡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達7%。

  

  一篇探討生活型態因素,如飲用咖啡或茶,與糖尿病風險之關聯的新研究認為,喝美式咖啡或者無咖啡因咖啡和茶,都可以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

  

  研究者表示,2025年時,預估全球第2型糖尿病患人數將增加65%,達約3億8千萬人。

  

  澳洲雪梨大學喬治國際健康研究中心Rachel Huxley博士等人在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寫道,儘管有諸多研究探討,特定飲食和生活型態因素的角色依舊不清楚,不過,肥胖和體力不佳均被視為增加糖尿病風險的因素。

  

  他們表示,許多研究認為,飲用咖啡可以降低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其他研究認為,無咖啡因咖啡與茶可能有類似助益,但是並無有關此一議題的最新回顧。

  

  該研究中,研究者分析18篇有關咖啡與糖尿病的研究資料,以及13篇有關飲茶及無咖啡因咖啡和糖尿病的研究。整體而言,這些研究共包括了約100萬名研究對象。

  

  結果顯示,飲用咖啡(不論是美式咖啡或無咖啡因咖啡)或茶越多者,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越低。

  

  將個別研究資料整合後,研究者發現,每天每多喝1杯咖啡,則糖尿病風險降低7%。每天喝3到4杯咖啡者,風險比每天喝2杯以下者降低25%。

  

  該研究也顯示,每天喝超過3到4杯無咖啡因咖啡者,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完全沒喝咖啡者降低三分之一。

  

  至於飲茶者,每天喝超過3到4杯茶者,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完全沒喝茶者低五分之一。

  

  研究者表示,飲用咖啡或茶的保護效果,與其他可能影響的生活型態因素無關,這些飲料中可能有某種成分對於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有直接的生物效用。

  

  咖啡和茶中的成分如鎂和抗氧化物即可能有關,值得後續研究。

  

  如果經由介入型試驗證實這些好處,研究者寫道,將對數百萬名糖尿病患、或者可能發生此病者有重大影響。例如,確定這些飲料中的活性成分之後,將可開啟預防糖尿病的新治療方法,也可假設,我們將可建議糖尿病風險高的病患,除了增加體能活力和減重之外,可增加茶和咖啡的飲用量。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2/16

國家側寫/斯里蘭卡 改走高檔路線

【經濟日報╱編譯 于倩若】 2010.01.11 03:37 am

斯里蘭卡茶商正努力搶救節節下滑的市占率,希望以高品質茶葉對抗全球茶葉大廠的低價攻勢。

(路透)

斯里蘭卡曾是全球最大茶葉出口國,但在中國和肯亞政府鼓勵企業大舉生產低價茶葉後,失去了龐大的市占率,包括Dilmah在內的斯里蘭卡茶商已起身對抗全球茶葉大廠的攻勢,希望以高品質策略挽回消費者的心。

Dilmah創辦人費南多(Merrill J. Fernando)日前撕開唐寧(Twinings)白茶包後發現,這款號稱是「純白茶」產品只含少量的白茶,他說:「所有品牌販售的白茶都含有高達99%的紅茶或綠茶,白茶只占了1%,這是欺騙消費者,但大家似乎已習以為常。」

費南多在斯里蘭卡稱得上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典範,過去20年,他使Dilmah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獨立茶商以及斯里蘭卡最知名的品牌,銷售的茶不但廣受好評且售價高於競爭對手。例如,Dilmah生產的銀白茶在超市的售價將近是唐寧的四倍。

其他斯里蘭卡企業若不想在與印度及中國企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就得設法複製Dilmah的成功經驗。為了在挾著低成本及大規模優勢的中國及印度企業中求生存,斯里蘭卡企業已升級為生產高貴而不貴產品的專家。舉例來說,斯里蘭卡已成為內衣及運動服的生產地,不用直接與專門大規模生產低價服飾的中國與孟加拉競爭。

斯里蘭卡經濟專家及布魯塞爾國際政治經濟歐洲中心共同主任沙利說:「為了與龐大的中國競爭,斯里蘭卡採取利基策略,包括為維多利亞的秘密生產內衣。」

斯里蘭卡2004年躍升為全球最大茶葉出口國,但受肯亞及中國業者以低價搶市、綠茶銷路愈來愈多影響,斯里蘭卡的市占率已大幅下滑,目前僅出口約13億美元的茶葉。

斯里蘭卡茶葉局促銷部主任狄阿爾威斯指出,斯里蘭卡茶產業未迅速採取行動挽救占有率節節敗退的頹勢,例如,許多茶樹的產量低落,早就過了高峰期,需要更換樹種,但因為費用高昂,因此業者遲遲未採取行動。

斯里蘭卡也未推動茶葉品質保存自動化。肯亞、印度大多數生產商已採用快速的製程生產紅茶,斯里蘭卡到現在還是偏好耗時但能生產更多品種的傳統做法。

【2010/01/11 經濟日報

茶葉短缺 價格將攀高峰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0.01.11 03:37 am

全球最大茶葉供應商表示,由於非洲、斯里蘭卡和印度的茶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今年全球茶葉供應將更吃緊,短缺的情況甚至會持續到明年。

印度McLeod Russel總經理凱塔受訪時表示,全球茶葉供應缺口到今年4月可能達到1.3億公斤,超越去年9月預估的1.1億公斤。同時,因為茶市持續供不應求,今年茶葉價格可能攀上歷史高峰。

茶葉供應緊俏將推升塔塔茶葉公司(Tata)和聯合利華(Unilever)等製茶商的成本。不過,包括McLeod和Jayshree等茶葉供應商,都能因此增加利潤。去年受到乾旱影響,肯亞、斯里蘭卡和印度都出現茶葉歉收,導致茶葉拍賣價突破新高。

凱塔說:「這三大茶葉產地都無法彌補供應缺口。不只印度的需求上揚,從中東、巴基斯坦、埃及到英國與愛爾蘭等成熟市場,茶葉消耗也都增加。」

他指出,印度兩大產茶省份阿薩姆和西孟加拉省,今年4月才會恢復種茶,但今年國內需求將成長3.5%,茶葉產量必須增加3,500公斤才夠。

據印度茶業委員會統計,到去年10月底止的過去十個月內,印度茶葉產量降至8.3億公斤,低於一年前的8.325億公斤。

這段期間茶葉出口下滑12%至1.5億公斤。

McLeod銷售部門負責人莫南表示,目前多數製茶商只能靠庫存勉強支撐營運,他們勢必會把更高的進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McLeod股價去年暴漲逾五倍,是印度孟買交易所500指數表現第四佳的個股。
去年非洲茶葉拍賣價創下每公斤3.12美元的天價;根據肯亞茶葉委員會,去年前11個月肯亞茶產量下滑9%至2.78億公斤。同時期全球第四大產茶國斯里蘭卡的產量降到2.36億公斤,比一年前減少12%。

凱塔指出,過去一年來,頂級阿薩姆茶的每公斤的價格暴增了50%至130印度盧比(2.81美元),且可能繼續飆高。

他說:「國際茶價仍維持在高檔,但印度茶價卻遠低於國際水準」。

【2010/01/1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