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法國名廚侯布匈 差點當修士

法國名廚侯布匈 差點當修士

【聯合報╱記者吳雨潔/專訪】 2010.01.08 03:21 am

 

BELLAVITA法國餐廳名廚Joel Robuchon再度來台,除了展現米其林星級廚藝,舉手投足間更自然流露出大師風範。
記者曾吉松/攝影
擁有「二十世紀第一名廚」美譽的法國名廚侯布匈(Joel Robuchon),去年才將餐飲事業版圖擴展至台北,成立「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擁有二十五顆米其林星星的他,被視為法國美食指標,只要他在有米其林評鑑的城市開餐廳,星星就「自動」降臨,已為台北帶來一股米其林風潮。


侯布匈生長於法國中南部的教會家庭,從小在修道院讀書,原來想成為修士為神工作。在修道院時首次接觸到廚房,當時十五歲的他,發現「原來料理這麼有趣」,動了轉行念頭。後來父母離婚,家裡無法負擔學費,他就遂了心願改到餐廳工作。




在餐廳當學徒時,他對廚藝事業並沒有特別野心。侯布匈回憶二十出頭的歲月,當時許多學生熱中社會運動,他也想搞社運、企圖改變社會,還一度對廚師工作倦怠。「年輕想玩,總會不想工作。」他笑著說,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低潮。

幸好法國社會很重視飲食,周遭又有不少廚師積極參加廚藝競賽,「看到朋友對廚藝的熱情,也激發自己動力。」於是參加比賽,開始拿到第一張證書,及許多第一名,並獲法國工藝界最高榮耀的「最佳工藝獎(MOF)」。

三十六歲的他是「Jamin」餐廳主廚,開店次年即獲米其林一星榮銜,隔年升二星,一年一顆星、三年三顆星的紀錄改寫八十多年的米其林星史,以最短時間摘下三星殊榮。

被封為「米其林摘星殺手」,其實侯布匈尚未成為三星主廚前,已經得獎無數。躊躇滿志的他說,「從小不管做什麼都是第一名,這或許是最大的缺點。」因為「一直都是這樣,我已經習慣了。」

五十歲時,他覺得三星主廚壓力太大,可能會死於心臟病,決定急流勇退。當時法國電視台找他主持料理節目介紹美食,本來想是玩票,只打算做六個月,沒想到太受歡迎,竟連續播了十二年,成了享譽歐美的「法國阿基師」。

復出,是因為四個徒弟想開餐廳卻沒有銀行願意借貸,只好請師父侯布匈重出江湖擔任餐飲顧問。二○○三年,他在巴黎新開一家具日本壽司吧概念的「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與台北店形式相同),隨後餐廳版圖不停擴張,「本來只想開一家,現在不清楚有多少家了。」去年米其林評鑑,侯布匈在世界各餐廳獲得的星星總數達二十五顆,無人能出其右。

對未來,侯布匈還有很多想法,但不知有沒有心力與體力完成。他透露上周才決定再度主廚美食節目,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觀眾做菜,將法國料理的精髓傳遞給所有美食愛好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