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國家側寫/斯里蘭卡 改走高檔路線

【經濟日報╱編譯 于倩若】 2010.01.11 03:37 am

斯里蘭卡茶商正努力搶救節節下滑的市占率,希望以高品質茶葉對抗全球茶葉大廠的低價攻勢。

(路透)

斯里蘭卡曾是全球最大茶葉出口國,但在中國和肯亞政府鼓勵企業大舉生產低價茶葉後,失去了龐大的市占率,包括Dilmah在內的斯里蘭卡茶商已起身對抗全球茶葉大廠的攻勢,希望以高品質策略挽回消費者的心。

Dilmah創辦人費南多(Merrill J. Fernando)日前撕開唐寧(Twinings)白茶包後發現,這款號稱是「純白茶」產品只含少量的白茶,他說:「所有品牌販售的白茶都含有高達99%的紅茶或綠茶,白茶只占了1%,這是欺騙消費者,但大家似乎已習以為常。」

費南多在斯里蘭卡稱得上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典範,過去20年,他使Dilmah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獨立茶商以及斯里蘭卡最知名的品牌,銷售的茶不但廣受好評且售價高於競爭對手。例如,Dilmah生產的銀白茶在超市的售價將近是唐寧的四倍。

其他斯里蘭卡企業若不想在與印度及中國企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就得設法複製Dilmah的成功經驗。為了在挾著低成本及大規模優勢的中國及印度企業中求生存,斯里蘭卡企業已升級為生產高貴而不貴產品的專家。舉例來說,斯里蘭卡已成為內衣及運動服的生產地,不用直接與專門大規模生產低價服飾的中國與孟加拉競爭。

斯里蘭卡經濟專家及布魯塞爾國際政治經濟歐洲中心共同主任沙利說:「為了與龐大的中國競爭,斯里蘭卡採取利基策略,包括為維多利亞的秘密生產內衣。」

斯里蘭卡2004年躍升為全球最大茶葉出口國,但受肯亞及中國業者以低價搶市、綠茶銷路愈來愈多影響,斯里蘭卡的市占率已大幅下滑,目前僅出口約13億美元的茶葉。

斯里蘭卡茶葉局促銷部主任狄阿爾威斯指出,斯里蘭卡茶產業未迅速採取行動挽救占有率節節敗退的頹勢,例如,許多茶樹的產量低落,早就過了高峰期,需要更換樹種,但因為費用高昂,因此業者遲遲未採取行動。

斯里蘭卡也未推動茶葉品質保存自動化。肯亞、印度大多數生產商已採用快速的製程生產紅茶,斯里蘭卡到現在還是偏好耗時但能生產更多品種的傳統做法。

【2010/01/1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