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5

美國政黨政策演變:民主黨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民主黨在1828年由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創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成立於1848年,班傑明·富蘭克林·哈利特為首任主席。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湯瑪斯·傑佛遜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黨。

民主黨在建立之初主要為保障美國農業發展。因此民主黨在19世紀中期通過法案強制驅逐印第安人,發動美墨戰爭,獲得大量土地以供農耕。在美國內戰中則支持奴隸制以維護成型的農業體制。

20世紀初,民主黨支持維護工人權利,創建了聯邦儲備系統,並通過了反壟斷法。自從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並稱之為美國的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逐漸將民主黨根基由銀行和商人向工農傾斜。

新政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及越戰導致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及國內政策嚴重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民主黨維持對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直至至1995年。

比爾·柯林頓1993年上台後,由於共和黨1995年起控制國會兩院,民主黨轉走溫和中間路線,吸引不少中產及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

2009年巴拉克·歐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民主黨加強其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強調對少數族群的支持(包括非裔、拉美裔少數族裔及LGBT族群),但同時失去不少白人藍領階層的支持,導致2017年再度成為在野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4%B8%BB%E5%85%9A_(%E7%BE%8E%E5%9B%B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