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1)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1949年隨著政府遷台的外省族群給台灣社會帶來許多新的元素,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飲食了。台北做為首都,自然是外省口味薈萃之地,但是這幾年年輕人飲食習慣改變,加上許多老一輩的師傅和顧客凋零,所以外省館子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在此匯整一些個人的經驗,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隆記菜飯:上海菜、菜飯、蔥燒鯽魚。中山堂右前方小巷內。
半畝園:北方麵點,我特喜歡他們的燒餅夾肉。東豐街與大安路口。
宋廚:台北數一數二的北京烤鴨。忠孝東路五段近基隆路口。
人和園:老牌雲南菜,過橋米線。錦州街近中山北路口。
天然臺:有名的湘菜館。寧波東街與羅斯福路口。
江南春:江浙料理,嗆蟹(唸嗆哈)不錯,醃篤鮮(火腿濃湯)。福華飯店三樓。
珍瓏:正宗家傳杭州小籠湯包。濟南路與杭州南路口向東走幾個店面。
二空眷村餐廳:炒餅,有眷村的味道。敦化北路宏國大廈旁巷內。
不一樣饅頭:超級厚實的手工饅頭,賣完就放個特大的「賣完」看板,下次請早。金山南路與潮州街口往南。
槓子頭:硬梆梆的烤餅。沒招牌的小店,金山南路與潮州街口往南,過了不一樣饅頭後幾家店面即是。
鼎泰豐:超有名。信義路近永康街口。
高記:老牌江浙點心,原盅雞湯。永康街近信義路口。
沈記:四川口味,紅油抄手,麻辣火鍋,擔擔麵。敦化北路宏國大廈旁巷內快到底的左手邊。
蔡萬興:寧波點心,菜飯、粽子都有名,芝麻湯圓極力推薦。原在和平西路南昌街口,最近搬到福州街郵政醫院旁,分店開在宏國大廈後方。
九如:湯圓,粽子有名。本店最近搬到金山南路近信義路口,在仁愛路宏恩醫院旁也有分店。
驥園:川菜+砂鍋,雞湯超級香濃。敦化南路東豐街口往南。
成吉斯汗:蒙古烤肉老店,好像我有印象以來它就在那裡了。南京東路遼寧街口。
天廚:老牌北方口味,北京烤鴨。南京西路近中山北路口的樓上。
新陶芳:老牌廣東客家菜,鹽焗雞。沅凌街。
勺勺客:陜西菜,泡饃很有特色,要自己將饃掰成小片。金山南路與仁愛路口7-11後方巷內。
台電勵進餐廳:老牌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和平東路在金山南路與羅斯福路之間的巷內。
新利餐廳:福州菜,紅糟,光餅夾蚵仔蛋,海哲腰花。龍江街近南京東路口。
羊城小館:老牌廣東館子,芋泥鴨,羊肚絲,鹹酥蝦。忠孝東路近金山南路口大廈二樓。
四海包子店:老牌包子店,也賣炒年糕、湯年糕、蝦腰炒麵等江浙點心。寧波西街近重慶南路口。
陜西牛肉麵:煮饃。原在南京東路近遼寧街口,六福皇宮對面,最近發現拆掉了。
海南雞飯:來來飯店一樓吃過一次,蠻道地的。忠孝東路一段警政署對面。
忠南飯店:號稱高級軍中菜,我最欣賞的是他們也提供在來米煮的飯,老闆的兒子另外開了筷子餐廳。仁愛路空軍總部對面。
陸軍聯誼廳:說不出屬於什麼菜系,有客家小炒,也有左宗棠雞,也許偏向湘菜吧。南昌街與福州街口,曾為日本軍司令部長官官邸。
都一處:北京菜,老布希來吃過。這店是我大學學妹家裡開的,英文店名Do It True是她翻的,真是絕妙好譯,仁愛路國父紀念館對面。
真北平:北京菜,北京烤鴨。以前在中華商場過成都路圓環後第一棟的樓上,我第一次吃烤鴨就在那兒,後來搬到寧波東街。
易牙居:港式點心,叉燒酥正點,湯包以前很好。公館大學口橫巷內。
長白:東北酸菜白肉鍋的另一選擇。延吉街往南過忠孝東路後左邊第一個巷子。
談話頭:湖南家常菜。延吉街近忠孝東路口。
南村小吃店:原先四四南村的眷村家常菜。莊敬路信義國中對面。
上海小館:有名的上海菜。永和市文化路。
銀翼:川揚菜,前身為空軍伙食團,難怪取這名字。金山南路近信義路口。
郁坊:川揚菜,據說是銀翼的師傅自己出來開的,和平醫院後方延平南路的巷內
小雲南私房菜:老闆娘得到早年雲和園合夥人之一的真傳,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