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7

寶馬傲奧迪貪 情有獨鍾別克

【世界日報╱北京16日電】 2011.11.16 03:06 pm

 
中國汽車市場這幾年才起飛,民眾對汽車品牌的「刻板印象」也和其他國家大不相同,使得一些全球知名品牌在中國遇上形象問題,在歐美奄奄一息的品牌卻在中國重獲新生。


紐約時報報導,賓士的形象就是個有趣的例子,在全球多數地區,賓士是財富的象徵,許多民眾卻認為賓士是退休老人開的車。


在美國,別克(Buick)品牌形象有些問題,有的美國人認為開別克的人貪小便宜,喜歡在冷門時段上餐廳吃便宜特餐。但在中國,別克是最熱門的豪華房車之一。


中國人最尊敬的車是奧迪A6。在北京開了18年計程車的王芝說:「奧迪一直是黨政官員坐的車。看到奧迪最好讓一讓,你永遠不知道裡面是誰,不過肯定是個重要人物。」對中國人而言,奧迪A6耀眼的車身和有色玻璃窗代表統治階層的特權和威嚴,不過也散發貪汙腐敗味道。


早在1988年,奧迪母公司德國福斯就跟中國廠商合資成立「一汽大眾」公司,奧迪因而成為政府公務車優先採購對象,2009年政府採購就占了奧迪在中國銷售額的兩成。


BMW卻晚得多,遲至2003年才設廠,直到2009年才擠進中央政府採購名單。此外,BMW駕駛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是驕傲魯莽,讓不少官員避之唯恐不及。


這樣的刻板印象來自一場血案。2003年哈爾濱一個貧窮男子不慎刮傷一輛BMW—X5,年輕女車主憤而將他輾斃。輿論將此事看成貧富戰爭,重創BMW形象。不過,BMW其實還是賣得不錯,今年上半年在中國賣了超過12萬輛,銷售額占全球業績的四分之一。


別克是最特別的例子。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的別克在本國搖搖欲墜,去年在中國卻大賣55萬輛,是美國銷售量的三倍以上。「中國汽車新聞」一名記者開玩笑說:「中國救了別克。」


中國人對別克情有獨鍾,來自歷史因素。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擁有兩輛別克,孫中山和中共前總理周恩來座車都是別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