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11.11.03 04:02 am
根據美國律師事務所Chadbourne & Parke近日的研究,亞洲是個人最可能被根據美國境外反貪汙法(FCPA)起訴排名第二的區域,僅次於中南美洲。
研究指出,在審理涉及行賄的案件中,在中南美洲行賄的比率達44%,高於亞洲的32%、非洲的21%與歐洲的3%。
該報告回顧過去六年針對個體進行反貪污執法的趨勢。
報告作者為紐約Chadbourne & Parke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皮勒,他指出,近年來已見行賄罪的刑期顯著增加。
根據境外反貪汙法,為商業利益向非美國政府官員直接或非直接行賄屬於違法行為。
香港與中國多方消息來源指出,美國司法部與證券管理委員會 (SEC)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和注意力,依據該法進行調查與提告。
上海普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利戈爾內(Lesli Ligorner)表示,美國當局國際執法的近期趨勢已經加強對亞洲的注意。
美國司法部甚至還為中國成立特別任務小組。
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譚月明表示,過去兩年,中國與印尼都受到美國司法部與證管會的嚴密監督,原因是監管當局已表明,他們會密切留意企業在這些國家如何做生意。她還指出,它們也密切檢視在美公開上市的外資公司,是否符合境外反貪汙法規定。
香港富而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查克表示,在亞洲的境外反貪汙法明顯把調查重點放在製藥、電信與能源產業。
不過各國立法範圍不同也產生問題,因為美國司法部與證管會對政府官員和機構的範圍界定遠較其他國家廣泛。
在許多亞洲國家,國營企業和國有資源或事業很普遍,但一名上海律師表示:「美國司法部把這些都視為政府機構,因此如果你和他們做生意,出現法令遵循風險的可能性較高。」
這份報告顯示,行賄金額並不是決定某人是否面臨刑事或民事責任的最大因素:行賄10萬至50萬美元的案子和行賄100萬至250萬美元的案子比比皆是。
但更重要的是,個人涉入賄賂案中的程度多寡。
報告顯示,隨著個人對涉嫌行賄的認知或涉入程度程度愈高,他們所面臨的刑事或民事起訴罪名也會明顯增加。
【2011/11/03 經濟日報】
中俄民營企業 最愛送紅包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1.11.03 04:02 am
根據國際反貪汙組織最新公布的全球行賄指數(Bribe Payers' index),在海外經商時最可能行賄的是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企業,而貪汙情況最嚴重的部門是公共工程合約與營建。台灣今年在調查的28個國家中排名第19。
總部設在德國柏林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1日說,這次調查的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已「根絕賄賂情事」,且幾乎沒幾個國家自2008年上次公布行賄指數以來有長足進步。分數進步最多的是印度,但其排名依然在後段班。
加拿大與英國的分數退步最多。
荷蘭和瑞士得分8.8最高,並列第一,比利時排第三,德國和日本同分,排第四名,美國為第十名;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分占第27名和第28名,敬陪末座。
台灣今年得分和上次相同,但排名從14掉到19,和印度同名次。三年前得分與台灣一樣的南韓和南非,這次都有進步,南韓得分增加0.4,名次前進到13;南非得分增加0.1,排名升到15。在亞洲國家中,台灣僅領先土耳其、印尼和中國。
TI在聲明中指出,中國與俄羅斯排名墊底特別令人擔心,這兩國足跡遍及全球。
特別是俄羅斯在石油與天然氣方面舉足輕重,中國在基礎建設與採礦投資受到矚目,特別是在非洲的投資。
行賄指數細分為19個產業部門,其中公共工程合約與營建部門最容易發生行賄,農業和照明部門機率最低,但以10為最高分來算,沒有一個部門的分數高於7.1。
礦業、不動產和法務與商業服務,也很容易出現行賄。TI指出,因為這類產業的共同特色就是有高價值的投資以及重要政府互動和法規,正好提供行賄的機會和誘因。
TI也意外發現,民間企業彼此間行賄的可能性,與企業賄賂公務員一樣高。
這項調查是TI針對30個國家的3,016位企業主管,詢問他們28個出口國的企業在海外行賄的可能性,並根據他們的反應評分。0是一直有這種現象,10是從來沒有。
TI從1999年起公布此指數,包括今年在內共公布了五次調查結果,今年調查的國家比三年前新增六個。
TI呼籲,20國集團(G20)領袖本周將在法國坎城集會時,務必緊急處理外國人士賄賂的問題。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1/11/03 經濟日報】@
印度中產階級 扮演反貪要角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1.11.03 04:02 am
三個月前,74歲的海札瑞(Anna Hazare)因為以絕食展開反貪瀆示威抗議而遭拘捕,引來數萬名群眾上街頭聲援,施壓政府放人。印度當局迫於形勢釋放海札瑞,並答應考慮依照他的規劃儘速成立肅貪機關。
這是印度反貪瀆的一大勝利,因為40年來印度政客不分黨派,一直強力阻撓肅貪機構設立。這次活動得到最高法院法官和媒體等支持,更重要的是獲得新興中產階級的支持。
過去一年來,印度政府貪汙醜聞一樁接一樁,包括2010年舉行大英國協運動會期間,傳出衛生紙採購價高達每卷80美元。政府還以極低的價格,出售行動頻譜牌照給特定公司,圖利商人高達400億美元。
在印度經商並不容易,除基礎建設不足讓人詬病,貪汙猖獗的情況也令人不敢領教。曾任美國運通和麥肯錫高級主管的巴提雅,就有切身之痛。幾年前他想在印度開教育服務公司,當時他立志絕不行賄。但他很快就面臨考驗:他辦公室需要裝電話。一名官員告訴他,他可以用10美元打通關節,電話馬上裝好,或是去申請正式商業執照。
巴提雅選擇提出申請,但沒有半個官員清楚程序為何,因為大部分人都是花錢了事。最後他聘請一組律師,花了好幾個禮拜跟政府周旋。後來他要豎立招牌,又經歷類似狀況。巴提雅形容,印度是個「道德有缺陷的國家」。
印度人在官員面前必須卑躬屈膝,這些官老爺可以開著車四處閒逛,市井小民只能在陰暗的辦公室裡無止境地等待,連最基本的資料,都得經歷繁瑣的官樣文章,才能申請得到。但新興中產階級再也無法忍受。人類學家維斯瓦內森所說:「我們過去20年經歷的消費者革命說明,大家可以期待一種更優質的治國方式。」
【2011/11/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