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羅馬28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1.11.28 10:36 pm
聯合國完成首次對全球土地資源的評估,今天並發表報告指出,全球1/4的農地嚴重退化,並警告,要餵飽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就必須扭轉農地退化的趨勢。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估,到了2050年,農人必須多生產70%的糧食,以滿足全球預估將增至90億人口的需求。那代表農民得多種植10億噸小麥、稻米與其他榖物,以及多飼養2億噸的牛隻與其他家畜。
多數可取得的耕地已成為農地,並且因為導致土壤侵蝕及浪費水源的耕作方式,使農地生產力逐漸下降。
FAO在評估報告中指出,這意味要滿足未來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就必須「永續強化」現有農地的產能。
來自全球各地的代表今天聚集於南非德班(Durban),出席為期2週的聯合國氣候變遷論壇。這項論壇的目的在於打破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這個遲遲無法突破的僵局。
樂施會警告:氣候變遷將加快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1.11.28 03:00 pm
聯合國28日起到12月9日在南非舉行氣候變遷會議,會議開幕前,著名的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 (Oxfam)發表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多以來造成糧食價格狂飆的暴風雨和乾旱只是未來更嚴重情況的「苦澀前菜」。
報告說,過去18個月以來,極端氣候導至小麥、玉米、高梁價格勁漲,將數千萬人推到貧窮線以下,今後氣候變遷的腳步將會加快,影響農業更大,情況只會更糟。
氣候變遷或極端氣候的元凶公認是溫室氣體,全球首次集體嘗試減排溫室氣體,是1997年通過、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這套公約的時效轉眼2012年就結束,南非會議是第二波嘗試,這可能是人類防止全球平均溫度繼續上升的最後機會。但大多數國家連他們對〈京都議定書〉承諾的減排目標也沒有兌現,尤其全球兩個排碳大戶美國和中國相互推諉。
到南非會議前夕,仍是老故事,中美互批,俄國、日本、加拿大已經放話,兩大排碳戶不承諾,他們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