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紐約28日電】
2011.10.29 05:25 pm
由於雜貨店食物價格上漲的幅度超過餐廳用餐的通貨膨脹影響,餐廳業者現在很有信心地準備漲價。彭博新聞社(Bloomberg)28日指出,餐廳業者不希望表現得太「積極」,可能用巧妙、有創意的方法提高價格,增加利潤。
舊金山的餐廳業策略師胡柏(Todd Hooper)說,業者可能用有創意的做法達到實質漲價的目的,像是減少打折促銷、推出高檔特餐,或主打菜單上某一特殊的菜式等。
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每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今年9月消費者外食的開支,比去年同期增加2.6%,而雜貨店食品的價格上漲了6.2%,兩者的差距達到1990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這表示,在家吃飯比到餐館打牙祭,將受到更大的通貨膨脹衝擊。
紐約市經濟分析師伯恩斯坦(Jeffrey Bernstein)說:「如果消費者看到超市的核心食物價格上漲,他們看到餐廳漲價時就不會那麼吃驚。」
餐廳業者把這個現象看在眼裡,再加上經濟不景氣時餐館生意仍然不差,食品期貨價格上漲又造成他們利潤減少,他們認為,現在應是漲價的時機。
紐約市經濟學家馬奇(Dean Maki)說,超市已為食物漲價打了頭陣,餐廳業者現在比較有信心,相信消費者承受得起漲價,因為9月就業人數增加了10萬3000人,個人所得成長年率8月升至4.5%,一連20個月有所增加。
胡柏(Todd Hooper)說:「業者調整價格需要非常審慎,避免把基本顧客群嚇走。他們不能漲得太凶。」
【2011/10/29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