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 2011/10/28
它是一個靜待著的超級大國,這裡的人民有投票權,這個社會很喧鬧,這些公司熱血澎湃地亟欲躍上世界舞台。
【撰文/台灣英文雜誌社】
這個弱國已經創造了一種新經濟。但不改革,他們將達到極限。
在長期努力以西式方式做事的情況下,印度的崛起,對所有對民主和資本主義的組合有信心的人,提供了一顆定心丸。它是一個靜待著的超級大國,這裡的人民有投票權,這個社會很喧鬧,這些公司熱血澎湃地亟欲躍上世界舞台。與中國的獨裁資本主義對比,自由派人士可以在此找到安慰。有些人認為這裡的情況就像是採用美國自由放任的做法,再加上辛辣的食物和糟糕的道路。但是,這種觀點是個錯覺。因為儘管印度的資本主義確實精力十足,但它是照著自己的規則在走,有些規則甚至比其他地方的還要好。
彷彿來自火星的孟買
不可否認,一些印度公司的成長就像是美國式的童話。Infosys這家科技公司,在一個世代內就從創業初期躍升為全球藍籌股,由機構股東擁有,而且測量這家公司價值的方式和大多數西方的尺度一樣:股價。然而,這家公司是個例外,而不是常態。投資者上了孟買的街道,可能會認為這裡的商業環境比較像是巴西聖保羅、南韓首爾和上海的組合,而只有幾分像矽谷。
在西方國家的經濟裡,股市利潤的一半以上是來自由機構投資者控制的公司;在印度則只有八分之一。相反的,資本主義嚴重傾向國有和大型企業(通常是由家族和家族信託所控制的企業集團)。政府政策多變陳腐,有時甚至嚴重扭曲。國家支持的企業(類似中國的情況),佔了股市利潤的40%,而且主導著能源和金融業。大量的其他公共部門(其中一些甚至可說是老舊不堪),卻經常造成瓶頸。這些都是印度費邊噩夢所帶來的殘餘。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OCT22-28/2011,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